中國收緊監管科技企業的危與機

中國科技企業面臨監管收緊將會承受甚麼影響?有關現象會是行業的結構性不利因素,還是增持良機?

中國科技平台的規模太大、發展太快,現在監管環境正開始趕上新時代。在激烈的競爭及「贏家全取」思維下,市場參與者需要投放大量資金,以補貼大多低於成本的銷售,才能向廣大客戶交叉銷售服務及維持高增長率。問題是,企業無法一直採取這種燒錢式的經營手法。

去年,螞蟻集團的上市計劃擱淺,並且面對反壟斷監管壓力加劇及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對阿里巴巴構成衝擊,令人格外關注中國市場的情況。與此同時,監管機構亦就反競爭行為向其他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發出警告。我們相信,當局可能會對螞蟻集團實施有關資金需求的審慎監管措施,不過我們不太擔心反壟斷新指引的影響。京東及拼多多正從阿里巴巴手上奪走市場佔有率,可見該兩間企業早就成為了阿里巴巴稱霸市場的對手。

中國政府對具影響力的科技平台採取行動是意料中事,但實際上,相關政策卻在各地掀起改革浪潮,導致全球大型科技企業Facebook、Amazon、Apple、Microsoft及Alphabet旗下的Google(「FAAMG」公司)面對更嚴謹的監管審查,當中涵蓋平台壟斷、反競爭行為、數據私隱及散佈虛假資訊指控等各項問題。

我們認為,監管收緊長遠會對行業及消費者有利。將無限的權力集中於數間主要科技公司手上,明顯是有損社會利益。假如我們留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推出反壟斷指引的宗旨,便會發現指引的目標是促進公平競爭及建立健康創新的市場。

規管阿里巴巴,支持行業百花齊放,我們認為將會帶來正面影響。此外,當局的監管措施亦會鼓勵現有的互聯網公司加強投資於新業務及新技術,從而帶動行業創新。有關措施尚處於早期階段,但有望帶來長遠成果。

儘管科技為我們帶來無數便利,科技的地位提升同樣會損害現有的業務模式及造成多項社會問題。故此,互聯網巨企應該承擔更多責任,改善僱員的社會福利。雖然有關措施或會於短期內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及利潤壓力,但長遠來看,當政策風險降低時,業務實力較強的公司預期將會更顯著地成長。

對中國科技龍頭企業的影響

阿里巴巴

在投資方面,主要的考慮因素是阿里巴巴是否仍然與國家的利益保持一致。基於某種原因,中國政府認為阿里巴巴的影響力過大。隨著情況變化,未來阿里巴巴可能更難保持領先優勢,並成為中國及各地市場或經濟體投資者感到憂慮的根源。

話雖如此,阿里巴巴的估值不高,市盈率為2022年非公認會計原則盈利的23倍。按照我們的計算,核心電商業務的價值較現時市值低約10%。在計及現金後,投資者相當於以零成本買入其雲端業務及螞蟻集團。另外,縱使阿里巴巴的市佔率正流失至京東,其依然能維持業務實力及穩健的財務狀況。換言之,阿里巴巴應不會於短時間內由盛入衰。

騰訊

我們亦看好騰訊的前景,該公司展現出創新能力,並且積極應對監管規定。透過微信的小程序,包括京東、拼多多及其他科技平台在內的企業可以與關鍵意見領袖(即營銷界口中的KOL)合作,從中獲取私域流量及與KOL建立業務關係,毋須付款換取點擊。在這方面,反壟斷指引應不會構成問題。

在2019年,政府收緊對遊戲行業的監管,藉此保護青少年玩家、打擊遊戲成癮及控制遊戲內的消費。由於騰訊早於頒佈新規定前一年已經推出自家的遊戲健康系統,以便管理遊戲時間限制、允許家長訂立遊戲內消費上限、制定最低年齡限制及實施身份驗證措施,因此不受政府政策所影響。不過,我們需要留意遊戲審批政策的發展,如果當局像2018年般暫停審批工作,騰訊的純利表現將會受到打擊。

京東

至於京東方面,在監管機構嚴厲批評雙十一購物節期間的違規定價行為後,我們認為政府不太可能採取進一步規管行動。展望未來,京東將會於2021年作出投資,以把握京東超市(電商雜貨)、京東數科(雲端及人工智能業務)及京喜團購帶來的新商機。

上述新業務有望貢獻額外利潤,可是京東的近期盈利增長應會放緩。好消息是,透過不斷擴大規模及提高營運效率,估計京東將可延續利潤率增長。

我們認為,隨著中國電商行業步入發展成熟期,要實現重估將日漸困難。不過,目前增長仍然可觀,而且阿里巴巴、騰訊及京東的穩健業務及財務狀況將會形成利好因素。

注意事項: 本文對具體證券的提述(如有)僅供說明用途,不應視成建議買賣有關證券。本文提述的所有證券可能或可能不會在某時期成為基金組合的部份持倉,而持倉可能作出變動。

免責聲明

本文件所載只屬一般性資料,並不包括亦不構成投資或投資產品建議。有關資料來自首源投資(「首源」)認為可靠的來源,而且在發表本文件時為準確的資料,首源並無就有關資料的中肯、準確、完整或正確作出明確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首源、其任何聯營公司、任何董事、主管人員或僱員概不就任何因使用本文件而直接或間接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件僅供一般參考,並不可視為提供全面的資料或特別建議。本文件所述意見為發件人在發表報告時的觀點,並可隨時予以修訂。本文件並非銷售文件,且不構成投資建議。未取得具體的專業意見前,任何人士不應依賴本文內容,及 / 或有關資料所載的任何事宜為行事基礎。未經首源投資預先同意,不得複製或傳閱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資料。本文件只可於符合相關司法管轄區的適用法例下使用及 / 或收取。 

本文對具體證券的提述(如有)僅供說明用途,不應視成建議買賣有關證券。本文提述的所有證券可能或可能不會在某時期成為基金組合的部份持倉,而持倉可能作出變動。

於香港,此文件由首源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發行,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首源投資及首域盈信資產管理是首源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的商業名稱。首域盈信資產管理標誌乃為 MUFG(定義如下)或其聯營公司之商標。

首源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是首源投資投資管理業務的一部分,該公司最終由全球金融集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擁有。首源投資在不同司法管轄區內有多間公司。

MUFG 及其附屬公司對本文件包含的任何聲明或信息概不負責。MUFG 及其任何附屬公司均不保證本文中提及的任何投資或公司的業績或履行償還資本。本文中提及的任何投資並不是對 MUFG 或其附屬公司的存款或其他負債,而投資存在投資風險,包括收入和資本損失。